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申论范文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弹性退休范文示例

来源:2exam.com 2012-11-16 10:56:25

【范文示例】

落实“弹性退休”还需配套“弹性制度”

“延迟退休”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涉及未来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持续的问题,也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如何或者能不能继续高速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医疗水平的提升、保健知识的丰富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更多保障,按照现行的法定年龄退休,无疑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考虑实际需求,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不仅可以延缓老年人领取养老金时限,从而缓解国家养老压力,也能够让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可以说,延长退休年龄是重要举措,值得期待与推行。

现实的情形是,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联动。首先,在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前,延长退休年龄势必会让“就业难”状况进一步加剧。此外,对于某些工种的从业者来说,工作体力消耗大,在职时收入水平偏低且不稳定,退休后则可以获得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延长退休年龄必将让他们的利益受损。因此,在权衡各方利弊的前提下,实施“弹性退休”显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具体到方案的制定与出台,必须配套相应的“弹性制度”,才能使“弹性退休”更好地得到落实。

“弹性制度”首先表现在时间上,不宜统一实施,而是要采取早晚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由于缺乏延长退休方面的相关经验,可以采取先行试点的做法,圈定一些城市作为试点区域,给予政策、财政等层面的多种支持,进行经验摸索,并在试点过程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进而在各地全面推行,以确保实施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其次表现在就业渠道上,需要拓宽与收缩并举。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一个怪圈,那就是“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其原因不是就业岗位稀少,而是就业需求与岗位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要拓宽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收缩就业渠道,对矿山、机械等特殊行业实行培训上岗,既保证这些行业人才结构的专业性,又能缓解盲目就业带来的就业焦虑。

此外,还应针对不同的职业设计不同的退休制度。对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相对完善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不妨硬性规定延长退休年龄,对私营企业及一线工人则需要灵活应对,以自愿为原则,将矛盾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将薪资待遇、社保等重点向低收入人群倾斜,力求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弹性退休”得到更好的推行。

一项事关全体民众社会保障的重要民生政策,其不仅要师出有名,还真正应当拿出说服公众的诚意。政府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破除陈旧制度弊端的前提下,再来谈推迟退休年龄,这才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编者按的写法
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写作发言提纲例题分析
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判断辨析历年真题解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理解解释题历年真题解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及答案:食品安全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城市规划范文示例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上调最低工资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开放型经济水平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乳制品涨价潮
2013国考行测训练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模拟答案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冲刺指南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习题及答案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